【矩道化学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一喝酒就脸红了!

2022/1/11 14:10:26 矩道科技 产品动态

说起酒,那可是有爱又恨!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,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特殊的地位,关于酒的故事那可是数不胜数。今天小编仅从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一个科学的说明,希望大家更了解酒,更理性的对待它!

酒中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,食用白酒的浓度在60度(指的就是酒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%,即100毫升酒中,乙醇占60毫升)以下;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%以上为医用酒精,提纯到95%~99%之间为工业酒精(甲醇含量低于1%);提纯到99.5%以上为无水乙醇。通常而言,50度以上的白酒可以比较容易地被点燃,高度白酒则更易着火。


常言道:酒越陈越香!这是为什么呢?酒经长时间的存放,其中的乙醇部分被氧化为乙酸,乙酸也能缓慢的与其余的乙醇发生反应,生成乙酸乙酯。

由于乙酸乙酯等酯类有着扑鼻的香味,故而酒越陈越香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意味着乙酸乙酯等酯类随着时间的推移,生成量越来越多。由于乙醇以及乙酸乙酯的沸点均不高,远低于水,因此白酒很容易挥发,这也是“酒好不怕巷子深”的由来!


当前中国交规对酒驾的检查非常严格,我们常常见到交警们拿着吹气式酒精检测仪进行酒精度的测试,这其实利用的是酒精的还原性。酒驾的司机们的口腔呼出气体中含有酒精成分,当他们吹气时,口腔中的酒精成分就进入酒精检测仪的反应区:与重铬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。


重铬酸钾(橙红色)中的铬元素为+6价,其会被乙醇氧化为+3价的铬离子(灰绿色),通过反应区的颜色变化,就可以定量估算口腔呼出气体的酒精含量,判断是否饮酒。这种吹气式酒精检测仪十分简便,可以便于交警迅速做出判断。不过其也有局限的地方,例如它的检测易受干扰,吃几颗荔枝或吃一个蛋黄派后,用其检测后即发现酒精含量超标。所以,要真正判断是否酒驾,仍需进行血检,查看血液中酒精含量是多少。


在料理鱼虾等海鲜食品时,经常会倒料酒腌制,烹饪过程中还会倒啤酒或白酒去腥,这是为什么呢?鱼腥气主要来源于三甲胺。通常三甲胺都“隐藏”在鱼肉里,人们很难“赶走”它。但是酒里含有乙醇,乙醇与三甲胺都是有机物,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,它能很好的溶解三甲胺,把三甲胺从鱼肉里“抓”出来。而且,烧鱼的时候温度较高,乙醇、三甲胺都很容易挥发,所以鱼腥味很快就被除掉了。



我们经常会在饭桌上看到一些人一喝酒就会脸红,这又是为什么呢?大约1/3的东亚裔喝酒会脸红,这种症状称为“Asian Flus”(亚洲脸红),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。有喝酒脸红的反应者是因为其代谢酒精的乙醛脱氢酶(ALDH)的基因缺陷,不能把乙醛代谢成乙酸盐,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,造成血管扩张,引起脸红反应,严重的会导致酒精中毒。由于脸红反应常常发生在亚洲人的身上,所以才被称为“Asian Flus”。但是很多人认为这是对酒精过敏的反应,往往不管不顾的继续喝,或者企图通过吃抗过敏药来缓解。其实这个和过敏没有关系,是由于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在体内堆积的结果。酒精代谢过程见下图:


从已知的基因研究结果来看,脸红确实是“不善饮酒”的标志,而非好事。许多人依据自己是不是醉倒来判断该不该继续喝,甚至有人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,酒量见长就没事了。其实,本来不胜酒力的人经过锻炼对酒精耐受了,反而会喝更多的酒,造成更大的危害。所有,喝酒脸红的人还是不喝酒或者少喝为好!


但是,有些场合不得不喝酒,有什么妙招可以防止醉酒呢?在喝酒前,喝点牛奶、酸奶或者米汤等,可以附着在胃粘膜上,从而缓解消化系统对酒精的吸收。此外,还可以多吃些馒头、面包之类的食物。这些食物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,吃后进入胃内,也可吸附进入胃中的酒精,使胃对酒精的吸附延缓,从而防止醉酒。


矩道的化学虚拟实验很神奇,今天小编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,期待下次再见哦!


视频来源:矩道高中化学3D实验室

图片来源:网络

上一篇:物理虚拟实验室-伽利略和比萨斜塔的故事

下一篇:【力学探究】物理老师的自由创作工具